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28 18:25:21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2、过程与方法: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

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解决措施:

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解决措施:

通过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出来的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画得不好看和画得好看的圆里面的线段究竟分别有什么特征,然后师生共同验证,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猜图形游戏。

2、对比椭圆和圆。

二、突出主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2、练习1、2

(二)小组学习用圆规画圆

1、介绍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规

2、根据要求学习用圆规画圆

(1)解释画圆的原理。

(2)归纳画圆的步骤

三、应用特征,解决问题

(一)判断题

(二)拓展延伸

四、总结评价

五、作业

依据的理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制小学五年级下册P93-94例1-例3及P94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发现同一圆内半径、直径的特征及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进一步提高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自主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数学知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1、学会用圆规画圆。

2、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感受并发现圆的有关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归纳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自制多媒体课件、圆规、直尺。

学具准备:

1个圆形物体、圆规、白纸、直尺、图钉、线、2个大小不同的圆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圆的特征

1、找一找(多媒体出示平面图形)

师:同学们,这些平面图形大家还认识吗?在这些平面图形中,有一个图形与众不同,你能把它找出来吗?为什么?(学生说出弯曲的后多媒体演示)

2、看一看

师:古希腊有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下面请你欣赏。(多媒体出示教材97页的你知道吗图片:自然现象、工艺品和建筑物、运动现象、生活用品)

2、 说一说

美不美啊?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请你说说哪些地方还能看到圆。(学生举例)今天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进一步的认识圆(板书课题)

二、实践操作,探索圆的特征

1、画圆:同学们,圆这样美,想不想把它画下来?

师:请你借助老师提供的工具画一个圆。(小组合作)

反馈: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答后多媒体随即动画演示)。

(1)借助圆形实物画:你是这样画的吗?还有不同的画法吗?

(2)借助图钉和线段画:你是怎样画的?

(3)借助圆规画:你是怎样画的?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画了圆,但是通常我们会借助圆规来画圆。请拿出圆规。师简单介绍:圆规有2只脚,一只脚是针尖,另一只脚是用来画圆的笔,两脚可以随意叉开。那怎样用圆规画圆呢?谁能说一说?(然后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4)请你用圆规画一个圆

2、体验:在画圆的过程中,你觉得圆是怎样的一个平面图形?

3、认识圆心、半径、直径

(1)结合圆规画的圆(屏幕),师介绍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并分别用字母表示。

半径有什么特点?直径呢?

(2)学生在自己的圆上画一条半径和直径,并分别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直径。

看一看、比一比: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和半径的长度(同样长)

(3)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多少)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圆心、半径、直径。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圆的特征。

4、探索圆的特征

(1)小组合作探索

出示例3:在圆形小纸片上画一画、量一量、比一比、折一折,思考下列问题。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直径呢?

同一个圆的半径和直径有什么关系?

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几条对称轴?

(2)交流

(3)电脑演示,加深理解。 (多 ……此处隐藏30746个字……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重点: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解决措施:通过让学生折一折、画一画、量一量、猜一猜、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圆的基本特征及半径与直径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解决措施:通过展示学生用圆规画出来的圆,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师生共同验证,让学生充分理解利用圆规画圆的原理。 教学设计思路

一、导入新课

事先画好一个圆

1、指着图形问:同学们,这是什么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

生:硬币、光盘、圆桌、车轮??

师:同学们,这样说下去,你们觉得能说完吗?生:说不完! 师:是的,正所谓“圆无处不在”

2、欣赏圆。师: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美丽的圆。 师:同学们,这里的圆美吗?生:很美

师:的确,圆是一个很完美的平面图形,它能够把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你对圆有哪些了解,它有什么用。你还想了解圆的哪些知识?那好,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吧。板书:圆的认识

二、突出主题,探究新知

(一)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1、合作学习,并利用手中圆形卡片,通过折一折、比一比、量一量的方法探索、讨论如下问题

(1)什么叫直径?什么叫半径?满足直径、半径的条件分别有哪些?

(2)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都相等吗?

(3)在同一个圆里,半径与直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2、师生对对碰:说半径对直径,说直径对半径

3、判断直径和半径并说理由

(二)尝试画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圆的这么多知识,你们想不想画一个漂亮的圆?利用圆形物体画圆,圆规画圆。

1、 介绍用圆规画圆并认识圆规

2、根据要求学习用圆规画圆

(1)解释画圆的原理。

(2)归纳方法:(1)定半径 (2)定圆心(3)旋转一周

(3)巩固画圆。画同心圆,不同位置的圆

三、应用特征,解决问题

1、学校田径运动会即将举行,你有办法帮学校在操场上画出一个半径为10米的圆吗?

2、数学史料再现

师: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墨子,在一部著作中曾这样的描述 “圆、一中同长也”,你能用今天学的知识解释这句话吗?

师:这个发现比西方国家整整早了1000多年,听了这个消息同学们觉非常的自豪和骄傲。那么我们就带着骄傲和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

四、谈收获并质疑

五、创新思维训练游戏。

教师:一个圆很美,大小不同的圆在一起组成美丽的图案会更美更美。请大家设计由圆(或圆和其它平面图形)组成的图案,并写出创意,带到学校与同学交流。

依据的理论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平台,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是广大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基于这样的认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体现以下两个特点:

1、有机整合教学资源,体现教学设计的实效性。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自学,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圆的基本特征及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2、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觉得学生能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合作探究学习,基本完成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

本节课成功之处:

一、能在不断的设问中,引起学生思维的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问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不仅能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的一开始,我准备了一个圆,问:这是什么图形?生活中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有生活中的圆为切入点导入,体验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半径和直径的特征及它们的关系时,我让学生自主动手画一画,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多少条直径?它们的长度怎样?猜一猜半径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在学生汇报后,教师问:你手中的圆直径的长度是我的半径的两倍,对吗?从而让学生理解我们在讲直径与半径的长度关系前必须要讲“在同一个圆内”。在学生学习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后,教师设问:用这个物体画一个圆是这样的,假如画一个半径是2厘米的圆,这些物体能做到吗?引出画圆工具圆规。在学生画好后,由学生总结画圆方法,水到渠成。 通过这样的不断设问,在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学习,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们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把质疑引导的教法和合作探索的学法为主。

在引导学生理解圆的意义的基础上,我将课本中圆的特征这一部分内容留给学生自学探究,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我则真正成为课堂上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对于圆心——半径——直径——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这一系列知识的学习上都体现出学生自主探

究学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看书自学能力,又促进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而在学生探究之前,出示探究要求,就打破了过去教师对学生学法的限定,解放了学生的思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与特点自行决定。

在突破难点这一个部分上,我采用的是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同完成任务,达到共同提高目的。在学生画好后,展示同学们的作品,让学生理解利用圆规画圆是利用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也就是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都相等这一原理画圆的。

在上完这节课后,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教师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机智不够,对于课堂上动态生成的信息处理不灵活,给人的感觉是离不开教案。

2、教师没有示范画圆。

3、自己感觉并没有能利用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资源进行授课,对于如何让学生理解用圆规画圆的原理,教师还是放不开,自己讲得地方太多,学生动手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少了。

总之,我们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多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要充分提供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自已亲身去感受数学,从而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我将不断地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