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阅读教学最大的尴尬是:情节生动引人入胜的文章由于教学的介入,便不再引人入胜, 不再生动感人了。《夜莺的歌声》正是一个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跌荡起伏的战争故事,来自教材本身的刺激已足够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作为语文教师,我必须找到切入口和训练点,使其浑然天成般地不破坏教材原有的滋味,且在教师组织、引导和调控下感受成功,迸发智慧。
一
“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秘密?”我神秘地问道,“这篇课文早给我们分好段落了!看谁能一下子就说出这篇课文分为几段?”
“五段!”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说。
“完全正确!”我当即表态,“祝贺你取得第一名。请介绍一下你的经验。”
“这篇课文在段与段之间有空行,数一数空行就知道了。”
其他同学听了频频点头。我趁势说:“那么,课文留有空行,就是为了方便我们分段吗?你们不妨联系电视连续剧,联系电视中的镜头切换来思考。”
过了一会儿,有学生领悟到了:“每一部分就像电视连续剧中的一集,开始小男孩碰到德国鬼子是一集,小男孩带路是一集,游击队和小男孩联系又是一集,消灭鬼子又是一集,最后部分又是一集。”
还有一个学生说:“我觉得像是电视中的镜头切换。开始是在村子里,接着在路上,然后又切换到了树林里,再接着就打起来了,最后镜头又回到了村子里。”
这是整体感知课文的环节。我打破了“读一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件什么事”这种模式化切口,而是从课文写作上的一个特征——空行——入手,引导学生联系电视表现手法,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阅读心理,从而解决了两个目标:感知课文和空行的写作意义。
二
“你说小夜莺是偶然还是必然碰上德国鬼子的?”我抛出第二个问题。
“是必然碰上的。”学生异口同声的地说。
“拿证据来!”我说,“给你两分钟找证据。”
学生找来的证据还不少:
1、从30和31节看出小夜莺和游击队早有联络暗号;
2、从第
1、
2、3节看出小夜莺是有意让德国鬼子发现他,好把德国兵带进埋伏圈;
3、课文最后第二节写小夜莺又在那里“好像在等谁似的”,其实他是在等德国兵经过。
“大家找来的证据有力的证明:小夜莺不是偶然碰上德国鬼子的。可以确定,这其实是一次有着周密部署的战斗!同学们假如你是游击队长,你在战斗前的计划中考虑了哪些要素?”
短暂沉默后,学生说:“我要考虑好联络暗号。”
我点点头,示意她往下说:“联络暗号要使敌人不察觉,要是被敌人察觉,那就完了。而在树林里,用鸟叫声最合适,敌人不会怀疑。”
“你真是个好队长!”我夸奖道。
“老师,我考虑作战地点。”一个男同学说,“作战地点要在林中空地上。”
“请问队长,为什么要选‘林中空地’?”我请教道。
“在树林里,一是便于游击队员们埋伏,还便于小夜莺一转身逃脱。但如果真的是在树林里的话,就很难消灭敌人,因为敌人也可以利用树木来掩护,所以最好成绩的埋伏圈是设在树林里的一块空地上。”
“多英明的队长啊!”我说。
“老师,小夜莺要穿上绿颜色的衣服,这样更便于他在树林里逃脱。”一个同学补充道。
“还要考虑派人把敌人引进埋伏圈。”又一名“队长”说。
“书中是派小夜莺把敌人引入埋伏圈的。”我说,“作为队长,你为什么不派一个大人,而派小夜莺去呢”
“因为小夜莺是个小孩子,德国鬼子就不容易怀疑。可别看他人小,经验丰富,机智勇敢,连大人都比不上他!”
这一环节我抛出“小夜莺是偶然还是必然碰上德国鬼子的”这一比较有意思的问题,让学生再次读课文,找到答案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前后文联系和照应的写法和读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转化角色,换位思考,学生兴趣昂然,情趣顿生,思维活跃而严谨。
三
对于《夜莺的歌声》这样情节复杂、环环相扣的长文,梳理得越清楚通盘考虑得越谨密,重难点解决起来就越简单。以上两“问”视角新颖,勾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和思考欲望,从而整体把握周密而深刻,至此,我把教学重点引向品读、研读和美读上,让学生透过人物言行,在朗读感悟中凸显和活化人物形象。
“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书4—19小节,注意人物身份。”我说。
“请大家再读这部分。”学生读完后,我又说,“四人小组分角色读,可以一人当小夜莺,一人当军官,注意人物语气、表情。”
“我发现,‘小夜莺’读的不错,就是‘德国军官’还不是太像。”读书声止,我说,“下面老师当军官,谁来做小夜莺?”
由读熟到读得入情入境,人物也就由抽象的语言符号发展为活生生的声音、表情、动作等具象,此时我请学生交流读书体会,学生说——
“军官是个很凶狠家伙,但小夜莺不慌不忙,沉着,冷静。”
“小夜莺还用‘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巧妙地暗骂德国鬼子。”
“小夜莺看到德国军官,‘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快活’,而是要使德国军官信任他。”
“小夜莺一开始就学夜莺和杜鹃叫,这样,后来他用鸟叫声给游击队通风报信,德国鬼子就不会引起怀疑。”
但是不是所有的地方学生都能“读”出“感悟”来,这就需要教师的点拨。教学第二部分——“给德国鬼子带路”我就引导学生抓两个易忽略的词:
1、“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全忘了”中的“好像”一词。当我幻灯打出此句,请学生注意“好像”这词,学生恍然明白:小夜莺不是把德国鬼子忘了,他装着把德国鬼子忘了,实际上是在麻痹敌人,暗地里却在数敌人的人数和武器。
2、“军官突然问答”中的“突然”一词。当我请学生注意“突然“一词,学生由衷感叹:德国鬼子也不是好对付的,他们不是弱智,很狡猾,小夜莺时刻有着生命危险。而小夜莺面对敌人的突然发问回答得又是多么巧妙和机智!
《夜莺的歌声》主角是小夜莺。以上两个部分最能体现夜莺人物品质及其形象,于是我削枝强干,通过扎实有效的朗读、品味精读这两部分,使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四
“同学们,小夜莺的任务不仅是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还要向游击队传递情报。”该分析时就分析,我说,“最难的是人数,小夜莺在前面带路,要数请敌人人数很不容易;最要紧的也是敌人人数,要是把32人数成31人会怎样?数成33人又会怎样?”
这一分析,一问,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深处,稍稍议论,学生说,要是 ……此处隐藏12701个字……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他停下来,会想些什么呢?留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他真的完全忘了吗?(没有)所以课文中一个词用的特别好(好象)好象忘了,其实他不但没有忘,而且在思考着……留给学生补白。学生们都说得很好,很有自己的见解。但是我并没有发现举手的总是这么几个人。也就是大部分人对问题的答案还是不知道的。特别是中等生,他们没有了发挥的余地。究其原因是因为自己的节奏太快了,没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时间。只有个别基础特别好的学生在紧紧地跟着我的思路走,其他学生或多或少都落下来了。因此,课堂气氛不够活跃,有点死气沉沉。
四、回归主旨,深化感情
最后,以夜莺的歌声这条主线来统领全文,最后深化主题。但是在找夜莺的歌声中花了好多时间,结果效率也不高。
总之,本课以小夜莺的机智勇敢为重点,以夜莺的歌声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读、说、悟,思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了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深刻的思想熏陶。但是整堂课下来,学生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其中感悟到的和体会到的也不够深。可能这篇课文让四年级的孩子去体会和感受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再次我的引导和提问方式可能不能接近学生的实际,思考的过程也太短,因此出现了发言少,甚至没人发言的情况,对我的课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这些都需要好好去反思和改进的。但是,归结结底,最重要的还是要提高课堂上的应变能力,这需要在平时的课堂中慢慢去体会和磨练出来的,我会努力做得更好。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4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一: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被称为“夜莺”的小男孩把德国官兵引入游击队的伏击圈,使德国法西斯强盗被歼灭的故事。一个机智、活泼、乖巧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本课教学反思如下:
一、抓住主线,理清顺序
这篇文章较长,当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对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提醒学生观察这篇课文与以往的课文在排版上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读书后很快发现文章每个部分内容都自行空行。于是,我就请学生联系平时看到的电视连续剧,看看课文写了哪几个镜头,学生十分容易按照课文已经分好的段落去理清顺序,并加上小标题。这样就把故事连贯起来有了整体了解。
二、以读促悟,深究感悟
1、找句子,先让学生找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教学下来,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出小夜莺语言的句子,但是对于他的行动的句子相对来说要困难一点。特别是关于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学生没能把它联想到是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表现。
2、说句子,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说一说,说说你是怎样感受到他的勇敢机智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表达出来了,我再根据一定的情况进行补充和引导。这里,我要达到的目标是学生能说到哪一个程度就到哪个程度,不要求学生更深的去理解,因为这些句子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句的教学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教学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句话,我要让学生感悟的重点是小夜莺借野兽来骂敌人,体会他的机智,理解不慌不忙体会小夜莺的勇敢。而教学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夜莺是以自己的天真烂漫来迷惑敌人,表现他的机智和勇敢。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二:
课一开始,我就直奔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一条主线,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我从以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深究。
1、找句子。先让学生找体现小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出小夜莺语言的句子,但是对于他的行动的句子相对来说要困难一点。特别是关于夜莺的歌声的句子,学生没能把它联想到是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表现。
2、写批注。让学生把自己找到的句子做做批注,写写你从是怎样感受到他的勇敢机智的,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都写出来。
3、谈感受。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与感受,然后再在班上汇报。有些句子的理解对他们来说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但是每一句的教学都会有一个重点,比如教学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这句话,我要让学生感悟的重点是小夜莺天真的话语,加之貌似顽皮的动作,在敌人不易察觉中借野兽来骂敌人,体会他的机智,理解不慌不忙体会小夜莺的勇敢。教学下来,学生基本上都能顺利的阐述到这些点上,因此这一句教学比较顺利。而教学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象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这句话的时候,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小夜莺是以自己的天真烂漫来迷惑敌人,表现他的机智和勇敢。但是学生的体会都不够深或者说的不够全面。只言片面,或者理解出现偏差,说是小夜莺已经在向游击队传递情报了。其实这里他并还没有传送情报,只是为了故意迷惑敌人,为他以后顺利学夜莺叫杜鹃叫传送情报不被敌人怀疑做好准备。这里我觉得面对学生的回答后我没有好好的去引导,而是生硬的拉到我的教学设计思路上,因此,在教学这一句时出现了理解感受不够深刻的情况。
《夜莺的歌声》教学反思15《夜莺的歌声》一文的重点是要体会“小夜莺的机智勇敢的品质,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课一开始,我就直奔本课的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中描写体现下夜莺勇敢机智的句子一条主线,抓住这些句子展开教学,便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先让学生找描写夜莺的句子(包括夜莺的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自己读一读,体会体会。通过阅读思考,大部分同学能够找出小夜莺语言的句子,但是学生没能把它联想到这些描写是小夜莺机智勇敢的表现。于是我引导学生先理解“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这几个隐含意思比较清楚的句子,与设想的一样,学生能很准确地理解这是夜莺在戏弄、谩骂敌人。于是我以这几句话为契机,引导学生理解夜莺的机智和勇敢,并对夜莺的其他语言、动作等描写进行了分析,学生能较好的理解夜莺那机智勇敢以及对敌人的憎恨,进而理解夜莺对祖国的热爱。
在充分感悟的基础上,读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表现出学生对这些语句的理解深度,也能促进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特别是各种形式的读,比如个别读,集体读,男女生比赛读,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我便运用不同形式的读,加深了学生对夜莺品质的理解。
但是这堂课仍有不少缺憾。比如学生的表现欲望不是很强,其中感悟到的和体会到的也不够深,可能这篇战争题材的课文让四年级的孩子去体会和感受存在着一定的困难,需要我运用相关的视频等资料进行补充。再是我的引导和提问方式可能不接近学生的实际,学生思考的过程也太短,因此出现了发言少,甚至没人发言的情况,对我的课堂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因此在以后的备课中更应注重问题的生成性以及学生思考问题时间的安排。
文档为doc格式